9月5日,一起发生在广州南沙的劳动争议案件在广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南沙派出庭公开审理,市仲裁委以阳光仲裁示范庭审方式,邀请在南沙就业的港澳劳动者及港资澳资企业代表全程旁听案件审理,实现就近接地解决争议的同时,为港澳劳动者及港资澳资企业提供了一场生动的普法课,继续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及落实《南沙方案》落到实处。
庭审现场,审理该案的仲裁员为当事人及现场旁听人员阐述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以中立立场调处争议、平等保护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制度保障及具体表现。
在此基础上,阐明在争议调处过程中当事人应承担的主张责任、举证责任,分析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解决劳动争议过程中常见的败诉原因,指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及规范用工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庭审结束后,仲裁员结合案件审理过程,以案释法,向当事人及旁听人员详细讲解了本案涉及的基础法律规范,以及由基础法律规范所决定的当事人应当主张和证明的、仲裁庭应当查明的事实,说明庭审各个环节、各项调查的目的及意义,阐明案件审理思路及适用法律解决实际争议的具体方法。
据市仲裁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落实国务院发布的《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支持南沙打造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市仲裁委于2023年4月在南沙区设立了派出庭,以方便当事人“就近就地”解决争议、为劳动者在南沙工作及用人单位在南沙用工保驾护航,并发挥派出庭的示范辐射作用,通过公开示范庭审宣传内地劳动法律法规及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引导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及规范用工,助力港澳劳动者及港资澳资企业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南方+记者 洪钰敏
通讯员 商云
上市公司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