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一位新人女主角,导演约你,男大明星也约你,你是去还是不去呢?”
这话听着像个烂俗剧本里的开场,可它就那么赤裸裸地摆在台面上。向太早就掀开过一角,周杰后来在访谈里聊起亲身经历,更是让人后背发凉。原来,我们看到的星光璀璨,背后早就标好了价码。
杨幂还没凭着《仙剑》大火的时候,那会儿也是个到处跑组的小演员。她在访谈里不止一次提过,说有导演让她深夜去房间“对剧本”。这种暗示谁不懂呢?她拒绝了,结果角色第二天就换人了。她说陪睡这种事,可能只是最表面、最拿不上台面的那一层。更深层的,是资源捆绑,是高额违约金的威胁,是让你“要么忍,要么滚”的霸道。
戚薇那边更直接,价码都摆上了台面。当时她拍电影《回马枪》,为了转型,提前两个月练武打,马甲线都出来了。眼看电影快拍完,投资方通过副导演递话,让她陪着去澳门“玩”几天,报酬五百万。如果不去,电影里她的戏份就全删。戚薇当场就拒绝了,结果呢?电影上映时,她的戏份被剪得七零八落,连宣传都没让她参加。
有些人以为这圈子里的水,只是浑在男女关系上,那就想得太简单了。周杰的经历,就跟这事儿不沾边,但更让人心惊。
当年《少年包青天》第一部火成什么样,几乎是家喻户晓。周杰演的那个包拯,成了很多人心里头的白月光。制片方趁热打铁拍第二部,周杰进了组才发现,剧本质量断崖式下跌,完全是为了圈钱赶出来的注水货。他直接找投资方理论,要求换回原编剧,把那些乱七八糟的剧情删了。
投资方老板当面就撂下狠话:“我想让谁红谁就能红。”这话里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周杰也没怂,回了句:“那你就更没必要生气了,反正谁演谁红,就更不用让我演了。”说完扭头就走。这一走,不仅是离开剧组,加上后来一系列的舆论风波,他也就慢慢淡出了。这件事往深了想,资本的力量已经可以轻易地扭曲创作本身,谁不听话,谁就出局。
这种无力感,杨紫可能体会得更早。她凭《家有儿女》里的“夏雪”成了国民闺女,路人缘好到不行。可就在第三季开拍前,副导演直接找到她和她妈妈,说投资方的女儿想演这个角色,让她们收拾东西走人。那会儿的她能怎么办?只能眼睁睁看着角色被抢走。这件事也让她明白了,在这个圈子里,光有实力和观众喜爱是不够的。
所以后来她拼了命地磨练演技,一部《战长沙》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再到《香蜜沉沉烬如霜》彻底坐稳位置。如今回头看,那次换角风波,或许正是逼着她长大的那根刺。
而且,这种事不光是女演员会遇到。薛之谦在节目里也讲过自己的荒唐经历。刚出道时被公司老板娘叫到酒店房间,对方暗示他“铺床”。成名后,有富家女开车载他到家门口,直白地问要不要谈恋爱,说认识很多导演。他都拒绝了。更离谱的是,早年还有经纪人约他洗桑拿,动手动脚。这说明,在绝对的权力关系里,性别有时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不是那个能被拿捏的“软柿子”。
这么一圈看下来,那些摆在台面上的光鲜亮丽,背后藏着太多看不见的交易和博弈。才华和努力固然重要,但在某些时刻,它们却成了最廉价的东西。
所以说,那句“普通人家的漂亮小孩最好别进娱乐圈”,听起来刺耳,可琢磨琢磨,里面藏了多少没说出口的眼泪和无奈。
上市公司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